我从哪里来?
我到哪里去?

好吧,这么终极的问题,还是留给专家们去研究吧。
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话题是:你为了什么(谁)而活?
你有没有也在工作几年后,忽然停下来,迷惘又苦恼的问自己,“不喜欢这份工作,却又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!怎么办呢?”
如果你不甘心过这样的混沌日子,那跟着我们,静下心来,认真的回答这三个问题:
- 如果世界上所有工作收入是一样的,你会做什么?
- 你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做什么?
- 如果还有十年的寿命,你会做什么?
拿出纸笔,不要交头接耳,后面的那位同学不要偷看别人的答案,咱们来写一下。
好,时间到,停!
[successbox title=”标题内容”]
然而,地球上有一些人,已经做到了你答案中的那些事。
我们一般称他们为“歪果仁”。
➤他们有的,会用一生去证明某些奇思妙想、突发奇想,甚至是痴心妄想。
➤他们有的,会为了沏好一壶茶、编好一个筐、卤好一块豆腐耗费一生的时间,传递几个世纪。
➤他们有的,为了拍摄北极熊的生活在冰天雪地里好几年,为了拍鸟类的迁徙,踏遍万水千山。
➤他们有的,为了探秘这个星球,深入各种险境,遭遇各种危急,用生命去证实。
[/successbox]
当然可以了,他们是老外啊!
我们每每看到这样的事迹,总是会异常关注,钦羡不已。更有德棍经常杜撰出各种诸如“德国技术,不服不行”、“令人难以置信的德国技术!”的文章来。
然而,他们就是做了我们想做但没有做的事情,仅此而已。
为什么有的德国工人拧螺丝都要学三个月,而且一辈子都在拧螺丝?
因为,整个社会都在这么要求每一个人。换句话说,就是所有人都会这么做。
当我们所有人都把财务自由,作为“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”的前置条件。那么整个社会的也就没有为自己工作为荣和自豪的人,也就让所有的人都处于一种自卑状态。
那么,你希望孩子“将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!”就成了你的期许。
你用你的“付出”去换取将来的自己——孩子,能够无忧无虑,开心就好!而那份本身就不喜欢的工作,也就自然不会希望孩子延续。
不要让孩子只继承你的房子
然而,家长是孩子的标杆。
你如果都不曾在自己的工作中找到快乐和自信,你让孩子如何自己找到?
也许你给予孩子的“无忧无虑、快乐就好”,也将是束缚孩子的枷锁,也让孩子无所适从。
比财务不自由更可怕的,是失去找到快乐的能力。
直到遇到这样的问题——还有十年的寿命,你会做什么?
子曰:“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。”
非得到了人生的最后阶段,才能从心所欲吗?
这是最好的时代,这是最坏的时代。
活在当下的国人,每一代人都经历着属于自己的动荡,生存始终是第一要务。
作为当今社会的主力军,70/80/90后们努力用自己的知识和体力去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状况,有什么错吗?
但是,个人的实现,难道一定是建立在一个你认为需要拥有的财富标准线之上么?
虽然,我们不是北欧诸国,有着强大的社会储备和政策支持。但是,我们也已经不是积贫积弱,只为温饱的第三世界了。
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,还有诗和远方。
鲍勃.迪伦 《答案在风中飘》
文|小易,一个专注于偷懒、贪吃、少走弯路的胖子
微信公众账号 | easytofar 让你的旅途更轻松